颍泉区:金融“活水”滋润现代农业
来源:本站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探索金融创新 激发发展活力
颍泉区:金融“活水”滋润现代农业
今年以来,针对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遇到的融资难题,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先后推出6个金融创新产品,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融资难成发展瓶颈
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资金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瓶颈。
49岁的杨金峰是颍泉区闻集镇杨店村村民,近年来,他不仅靠种植食用菌盖起了楼房,还注册了益尔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今年秋收以后,金针菇市场行情较好,当地村民都在忙着制作菌袋,但急于扩大种植规模的他却因资金不足而愁得睡不着觉。
宁老庄镇曹寨村涌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勇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2010年以来,他借助信用贷款大力发展包金梨种植,经济效益一直不错。前段时间,他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却因资金周转困难,差点错过了最佳的土地流转时机。
“今年,我们基地有300亩包金梨开始挂果,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看,纯收入可达200万元。”王勇告诉记者,看到这么好的效益,社员们都急着扩大规模。然而,要扩大规模就得投入大量资金,“一亩地需要投入1万多块钱,我们申请贷款没有抵押物,民间融资不仅利息高,风险也很大,单靠合作社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扩张目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颍泉区按照“规模、结构、转化、合作”的方针,突出抓好土地流转、产业调整和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金融支持力度较为薄弱,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的房子、设施大棚、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不能进行抵押(质押)贷款而造成的融资难等问题,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障碍。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摆在颍泉区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走访调研,他们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融资需求,银行有涉农低息贷款,保险公司有农业保险业务,如何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优势,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投融资障碍,政府及相关部门须积极主动做好穿针引线工作。
积极探索金融创新
破解融资难题,需要立足实际,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颍泉区抓住作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的机遇,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先后与人保财险、国元保险、颍泉农商银行等单位合作,着力探索“三单一标一租赁”的贷款模式:即存单质押贷款、订单质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商标质押贷款和融资租赁。
“今年4月份开始,我们组织财政、农业、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对有合作意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摸底调查,根据‘三单一标一租赁’的贷款模式合作开发了‘金保贷’保单质押贷款、‘金农保’履约保险小额贷款、家庭农场保证保险贷款、成果林权质押贷款、商标权质押贷款和农民合作社‘联保金’贷款6类金融信贷产品。”颍泉区财政局金融科负责人高辉告诉记者,同时,该区还通过财政奖补的方式,鼓励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办理农业保险,通过“保险+金融”的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
以“金农保”履约保险小额贷款为例,参保人只需要按最高限额的5%缴纳保费,就可以凭借保单申请财政贴息贷款20万元。在这5%的保费中,财政补贴3%,借款人承担2%。同时,区财政还对贷款利率补贴1.5%。据了解,这样的贷款形式不但不需要实物抵押,还能帮助农户降低经营风险、节省经营成本,今年4月份一经推出就受到很多农户欢迎。
激发主体发展活力
今秋,杨金峰正是通过保单质押的方式从颍泉农商行贷款2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拿到贷款后,我一口气装了20万个菌袋,食用菌种植规模也从去年的50亩增加到99亩。”杨金峰告诉记者,当前金针菇行情好,要是没有“金农保”贷款,今年估计要少赚五六万块。他打算在这笔信贷资金回笼以后,建设10个抗风险能力强的日光温室,借助信用贷款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经营效益。而涌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勇则通过成果林权质押,申请到了300万元信用贷款。
“只要符合我们的贷款条件,且没有不良征信记录的借款人,都可以通过我们的保单向指定银行申请不同额度的贷款。”人保财险颍泉支公司经理张东明告诉记者,借款人把保单作为抵押物,保险公司就有连带赔偿责任,一旦借款人还不上欠款,保险公司就需要先行垫付。所以,公司非常注重对参保对象经营活动的监督和征信记录的考察,从源头上控制金融风险。
在保证涉农信贷投放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颍泉区加强金融风险监控,建立农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安排区级风险基金600万元对逾期或不良贷款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以控制保险公司和银行经营成本;同时,建立农村信贷联合追缴机制,由区政府牵头,区法院、公安局、农委、财政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农村金融信贷不良贷款联合追缴领导小组,对逾期或不良贷款进行联合追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颍泉区已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颍泉农商银行四家金融机构达成了合作协议,并根据风险等级确定贷款利率。其中,“金保贷”业务执行的就是基准利率,业务量在六类金融产品中所占比例最高。而“金农保”业务因为贷款额度高达20万元,不需要抵押物,最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欢迎。
“截至目前,仅颍泉农商银行就已累计为50多位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此类贷款3000多万元。”颍泉区财政局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以益尔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涌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春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通过金融创新尝到了甜头。
(叶陆苗 余 波 尚原野)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