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17宗优质土地在武汉成功推介(图)
12月10日,太和县政府在武汉市举办“魅力太和·阳光地产”土地推介会。
现场推介17宗土地,总面积达1700多亩。其中,16宗位于太和县西部新城核心区,总面积达1200多亩,太和县西部新城雏形初现。按照规划,至2030年,太和县城中心城区人口将达60万人,跨入安徽省中等城市行列。
2013年10月份开始,太和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依法治乱”行动,土地市场环境得以廓清,房地产经营得以规范。经过治理,全县新增国有土地3000多亩。同时,太和县按照城市“西进、东控、北优”的发展方向,修编了《太和县城总体规划(2013至2030年)》,将城市定性为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产业基地、皖北滨水文化生态宜居名城。
按照规划,太和县城将沿沙颍河两岸发展,新编制城市规划区208.4平方公里,到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将达到60万人。尤为重要的是,近期重点规划建设的太和西部新城,规划面积5.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3.5平方公里,分为商业中心区、商办混合区、体育中心区、文化中心区、市民滨水娱乐区、湿地公园区、居住社区等七大版块。
2014年,太和县投资70亿元加快西部新城建设,重点推进路、桥、房、馆、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近50公里“三纵八横”11条道路建设。 开工建设三座跨沙颍河大桥,依托现有水系,启动椿樱公园、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启动引水入城工程,持续改善人居环境,逐步形成景城一体、文旅融合、滨水生态的城市风貌,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看得见流水,记得住乡愁。
此次太和县推介的17宗土地,有16宗位于太和县西部新城核心区,1宗位于县城东南部,总面积达1700多亩。
据太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牧愚介绍,太和县民营经济活跃,40万“农商大军”造就了医药、发制品、有色金属再生等十大专业市场。全县社会消费品总额和居民存款余额连续10多年位居安徽省县级首位。
随着西部新城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中高端人才选择太和安居乐业。此次在武汉进行土地推介,吸引国内200多家企业的目光。
刘牧愚表示,太和县将着力推动投融资市场和城建市场的开放,积极引导“国字号”、“铁字号”及民营大企业、大公司到太和县投资兴业,加快西部新城建设。
曹亚伟 史浩然 记者 杨文艺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