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地 >> 正文

刻苦自学成名人 老有所为夕阳红 ——专访阜阳文化名人吴文法先生 阜阳养公藏书室阜阳文化名人采访报道团

来源:范伟 热度:0 时间:2025-04-24
导读:日前,阜阳养公藏书室“文化名人采访报道团”一行,专访了刻苦自学成才、老有所为所乐的阜阳文化名人吴文法先生。首先,文法按我们的要求,拿出他获得的一大摞子获奖证书,他的散文集《鼓楼情怀》、《吴文法摄影、书

日前,阜阳养公藏书室“文化名人采访报道团”一行,专访了刻苦自学成才、老有所为所乐的阜阳文化名人吴文法先生。

首先,文法按我们的要求,拿出他获得的一大摞子获奖证书,他的散文集《鼓楼情怀》、《吴文法摄影、书法、绘画作品选集》,以及他负责编辑的老阜阳初中《校志》及四本《阜阳初中校友风情录》等十多本书(见下图)。然后,听他讲述了童年的苦难生活,青年的坎坷奋斗,壮年的事业有成,晚年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文化养生,以及他奇迹般地战胜癌症的感人故事。


                                                 吴文法部分获奖证书

                                                                               吴文法介绍他发表的书刊

                               

                               一、童年在苦难和坎坷中磨练成长

1948年6月6日,吴文法出生在阜阳城鼓楼墙根一个普通的市民家里,是土生土长的老阜阳人。九岁那年父亲病逝在母亲含辛茹苦教诲下在艰难困苦和坎坷求生中磨练成长。

苦难的童年,他与小妹妹经常饥肠辘辘,受冻挨饿1966年,年迈的母亲又瘫痪在床。为了生活,初中毕业的他不得不打零工挣钱养家。他在杂货店当合同工拉架子车为店里进货,既累又饿,实在拉不动了,坐在马路边偷偷地抹泪。

为了谋生,他一生干了七个行当搬运工、营业员、粮管员、板金工、炊事员、电影放映员、图书管理员摄影师聪颖伶俐的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阅历的广泛使他的朋友越来越多。在母亲“人在做,天在看,任何时候都要做个好人”的谆谆教导下,苦人吴文法决心做一个像母亲那样的好人。这个奋斗目标使他逐渐养成了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乐观开朗、忠厚义气、吃苦耐劳的优秀品德。苦难的童年坎坷的经历,磨练了文法的坚强意志,激发了他的上进动力,提升了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的艰苦奋斗精神,为他以后的事业有成、老有所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能力基础。


微信图片_20250211211809_调整大小


              二、爱画画、会摄影,工会工作业有成

1959年的文法还是个小学生,受邻居、国画家鹿霞光的影响,他爱上了画画。由于他聪明、勤奋、好学,1962年,他的水彩画就刊登在《中国少年报》上。

文法的姐夫是鼓楼北边丽芳照相馆的摄影师,爱好广泛的文法又偷偷地爱上了摄影。1963年,上了初中的吴文法,向姐夫借了一部海欧牌120照相机。从此,他背着伴随一生的相机,走遍了阜阳的大街小巷,游览了祖国的大美河山,镜头下的老阜阳新面貌,新中国的变化日新月异,气象万千。

1972年,文法进了阜阳肉联厂,在炊事班当了一名炊事员。1978年4月,东厂工会需要一名办事员,厂党委书记袁化钊了解吴文法会画画,会照相,而且工作认真负责,决定将吴文法调到东厂工会工作,负责文体活动、劳动竞赛、职工生活等宣传和生产工作。他如鱼得水,经常背着相机深入生产第一线,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工会活动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肉联厂获得了多个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由于他工作积极踏实认真负责,很快党,提了干,成为厂工会的一名中层干部在他的主导下,成立了《肉联厂职工体育协会》、《职工文艺创作协会》、《职工科技协会》、《职工书画摄影协会》等十二个群体组织牵头组织了肉联厂劳动竞赛委员会,创办了《阜阳肉联厂劳动竞赛简报》(月报),每年举办书画摄影展、春联创作、舞蹈比赛、歌咏比赛及各种文化活动,每年举行一届的肉联厂职工体育运动会。1985年4月,他代表肉联厂参加了安徽省总工会在歙县举办的优秀文化宫、俱乐部表彰大会。1987年10月1日,他代表安徽省职工体育先进单位在华东经验交流会上发言。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阜阳肉联厂荣获了安徽省唯一的全国总工会和中华体育委员会颁发的《全国职工体育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光荣称号。他荣获了《全国优秀班组长》称号,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杰出的工会干部。

他的摄影作品屡获大奖。1985年10月,他和时任阜阳地区摄影协会理事长的贾振忠,代表安徽省参加了《全国第三届摄影理论研讨会》。爱好绘画和摄影创性地开展工会活动,吴文法的工会工作事业有成。



三、勤奋刻苦自学,初中生成了阜阳的文化名人

我们确定的文化名人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有个人专著、文集或编印的其他书籍;二是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突出的业绩,社会影响大;三是人品佳、口碑好。只有初中文凭的吴文法完全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他有专著《鼓楼情怀》,编印了十几本书籍。他是国家三级摄影师、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阜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他参加了阜阳市摄影家协会、阜阳老年摄影家协会、阜阳市老年学会、阜阳市老年专家协会、安徽和谐文化研究院、阜阳历史文化研究院等各种群体组织的文化活动。市老年学会会长王亮远高度评价吴文法:文法不仅多才多艺,而且是个社会活动家。

文法热爱社会公益文化活动常见阜阳新闻网、今日头条等新网媒。阜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市社联主席姚登恒,阜阳市文联原主席、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孙超,阜阳市直工会原主席、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潘学忠,市文联原副主席万文义,书法、楹联专家巩思远等文化名人,为他的文集《鼓楼情怀》写序言或读后感;阜阳行署副专员魏建功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新刚阜阳画院原院长穆瑞军、阜阳市委原副秘书长牛中民等著名诗人写诗赞誉吴文法先生,充分证明文法的著作和文化活动的社会影响大,人品佳、口碑好,是当之无愧的阜阳文化名人。

                                                                                     吴文法阅读

                                                 吴文法专著《鼓楼情怀》


                         四、老有为创奇迹,文化养生战癌

1998年7月,50岁的吴文法患上了严重的结肠恶性肿瘤。市医院外科主任说:常规,他最多能活三个月。做大手术花钱、受罪不说,依然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更何况当时的肉联厂处于倒闭、改制时期,经费紧张,拿不出太多的钱为他治病。乐观、开朗的吴文法没有悲痛、消沉或逃避,他选择了一条与死神对着干的道路,用坚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心、快乐的心态重新起了相机,继续下农村进工厂,遍游祖国大好河山心中有美的吴文,镜头里留下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百姓生活的甜美。

吴文法积极热情地为有关单位、朋友组织的文化传承活动拍照服务他在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活动中,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在老有所为文化传承的活动中,吴文法吓跑了癌症三个月过去了,医生的结论失灵了;二过去了,现年七十七岁的他仍然精神矍铄作报告声如洪钟。他常设置自拍相机功能拍集体照,他按下快门后,快步跑到相机前的表现,让人感觉吴文法的身心很健康,心态实在好。

阜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市社联主席姚登恒,在为吴文法的诗文摄影集《鼓楼情怀》写的“序言”——“‘吴文法现象’的启示”中,吴文法老有所为所乐、战胜癌病的奇迹吴文法现象”。姚部长说:这种现象启示老年人,要像吴文法先生那样面对疾病和死亡老有所为成为所有老年人积极健康养老的新模式。张乐群教授深入研究了文化高者多长寿的现象后,写了一篇“坚定文化自信,坚信文化养生”的获奖论文。他说,吴文法是老有所为、文化养生的楷模。


_DSC4282_调整大小  吴文法夫妇

                                                                                     吴文法夫妇

 

              五、热心公益文化活动,被誉为阜阳的社会活动家

吴文法之所以被誉为社会活动家,他的朋友能遍及阜阳的书画摄影界、文史教育界、文化传承界,成为阜阳许多文化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就是因为他热心公益文化活动。

我们曾一起在阜阳北城小学、实验中学、阜阳科技职业学院等单位宣讲红色文化故事。因为接受演讲的单位需要上级有关单位证明身份的材料,联系每一个单位,文法都要跑上跑下地来回两三趟。我们非常佩服他对传承红色文化的执着精神,“泼皮胆大不知羞”的个性特点。

2011年他和几位老同学组建了《阜阳初中师生联谊会》吴文法开始是副会长兼秘书长,后被选为会长。

老阜阳初中于1958年在城南一里庄建校,1969年下迁,文革中停办。因此,阜阳市政协出版的《阜阳城区教育发展概要》中没有阜阳初中的只言片语。热爱、感恩母校的吴文法,为了使老阜阳初中在阜阳教育史上争得一席之位,他怀着紧张、忐忑的心情,到市政协找从未谋面的时任政协主席亓龙反映问题。没想到亓龙主席和蔼地接待了他,并积极地出主意:“你们可以成立个组织,编本《校志》,弥补这一空缺。”得到亓主席的支持,吴文法很快投入到筹备工作之中。不到两个月,《阜阳初中师生联谊会》顺利成立了。十四年来,联谊会在吴文法和师生们共同努力下,成功召开了六届联谊大会,了《校志》、《校友风情录》、《校友艺苑》、《特刊》等十余种书籍及画册,吴文法也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拥护和赞扬。阜阳市老年学会授予《阜阳初中师生联谊会》“推动老年健康,促进老有所为”征文活动“组织奖”、“先进老年协会”。这是文法引以自豪、且难以忘怀的事。

文法回忆说,为筹备阜阳初中师生联谊会,他半个多月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白天骑着自行车到有关部门和领导联系,到家或电话联系城南初中的所有老同学,晚上就在电脑前编写《章程》、讲话稿,编辑《校志》等书稿。仅仅一个月他掉了四斤肉,这其中的辛苦只有文法知道。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阜阳市文联原主席、市摄影家协会原主席孙超,在文法的《鼓楼情怀》读后感中,盛赞文法“勤奋好学,广结益友、乐于助人、忠诚宽厚、顽强拼搏”和为传承文化、播撒文明的“无私奉献精神”。



六、积极传承红基因,努力培养时代新人

近几年,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共产党员吴文法,遵循习总书记“传承红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指示精神,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传承红色文化的活动之中。他根据中央办公厅《“永远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在市委宣传部讲师的关怀和市老龄办指导下,在中共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成立了市老龄办“老年红色故事宣讲团”并担任团长2021年成立时仅有三人,现已发展为十三位宣讲员。其中不仅有老党员、老教授、老专家、老劳模、老关工等,还有市、区级的“十佳宣讲员”。从2021年6月起,吴文法和他的团队主动联系,深入机关、大中小学校、企业、文化社团,红色文化,受众达上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评价很好。其中,吴文法收集整理了红军长征的故事及大量的图片,刘錡小学、北城小学、实验中学等单位,讲述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引导青少年发扬革命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最近,吴文法积极参与筹建阜阳市老年专家协会红色文化传承委会,被选为副主任兼红色文化宣讲团团长,他带领红色文化宣讲团走进阜阳科技职业学院、颍州学村宣讲红色文化,激励青少年上进。

在市委宣传部讲师团和市老龄办的支持、指导下,老年红色故事宣讲团取得了不菲的业绩。市老龄办向省有关部门推荐为阜阳市老年志愿者服务品牌。


    近年来,阜阳电视台、阜阳日报社和颍州晚报记者多次采访报道吴文法先生,他的事迹和形象不断地出现在阜阳的电视、报纸或阜阳在线、阜阳新闻网上,成为阜阳的网红。他代表阜阳老年群体在阜阳电视台2020年春晚接受现场采访时说:“我是阜阳城土生土长的一名小市民,在党的领导下,如今国强民富,我有幸活到现在,看到家乡建设的这么美好,人民生活幸福美满,这一切要感恩党。我要将余热奉献给社会,奉献给需要的人。


微信图片_20250211211832_调整大小

      我们衷心地祝愿文法先生,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无私奉献中,身心更康健,夕阳更灿烂!

    附诗一首:“赞阜阳文化名人吴文法

文化名人吴文法,出身贫穷市民家。父亲早逝母教好,苦人好人都是他。

刻苦读书勤写,摄影录像是行家。虽然只是初中生,自学成为名作家。

著书编书几本,还会书法和绘画。善良厚道有豪气,乐助人众口夸。

敬业爱岗能吃苦,入党提干有文法。获奖证书一大摞,传承文化贡献大。

红色故事宣讲团团长就是吴文法。深入学校作报告,人称社会活动家

  老有为创奇迹,癌症自愈传佳话。文化养生是榜样,“文法现象”传万家。

(执笔:张乐群、范伟   摄影:范伟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