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多次报道 阜阳实力圈粉
春节假期,央视多次关注阜阳,临泉杂技、双清湾新春夜游、颍上踩街民俗活动……出现在全国观众视野中。
1月29日(大年初一),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节目报道了安徽临泉《从“技”到“艺” 打出杂技招牌》。报道称,杂技是中国传统艺术表演形式,一直以高难度的技巧吸引观众。临泉县有着“中国民间杂技之乡”的美誉,2021年临泉杂技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央视聚焦临泉长官杂技小镇的杂技剧场,呈现了杂技演员张露露新排练的杂技节目《霸王别姬》,讲述了临美杂技团团长尹波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临泉杂技从“以命换粮走江湖”到“回乡改革创新谋发展”的发展历程。据报道,临泉常年从事杂技表演的专业团体达800余个,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年综合收入超过15亿元,在杂技界赢得了“国际杂技看吴桥,民间杂技看临泉”的美誉。
2月2日(大年初五),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点赞阜阳双清湾的新春夜游活动,向全国传递阜阳的浓浓年味。在央视镜头里,晚上8点多的双清湾非常热闹,台上表演着梆子戏,台下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轮番上演,观众叫好声此起彼伏。
报道介绍,双清湾是生态的人工湖,也是阜阳居民的亲水休闲区,有双清湾公园、水街、游船码头等。过年期间推出了水上夜游、水幕灯光秀、水街夜游等活动,为市民打造浓厚的过年氛围。记者还向观众介绍了阜阳的枕头馍、粉鸡、麻糊、麻圆等特色美食以及阜阳的柳编、太和的绳艺等。
当天央视一套《晚间新闻》报道了颍上踩街民俗活动。央视镜头中,伴着锣鼓声,各支队伍开始巡游,通过舞龙、舞狮、旱船等表演,为观众带来独特的民俗文化体验。
2月3日(大年初六),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了阜阳孝老敬老好家风。报道称,安徽省临泉县16岁的李智琳、李慧琳姐妹,受父母忠诚恩爱、守望相助的精神影响,早早就扛起了照顾患病父亲的责任。这个春节,姐妹俩给爸爸准备了轮椅上的加绒坐垫、给妈妈准备了围巾。李智琳、李慧琳姐妹的母亲葛春梅在报道中表示,这些年,夫妇俩希望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们明白人生虽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不易,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相互支撑、相互鼓励,就一定会战胜和克服这些困难。
2月4日(大年初七),央视新闻频道春节特别节目《正月里来是新春》聚焦皖北水乡颍上八里河畔的年味。央视镜头里,颍上县八里河旅游区小广场上,舞狮舞龙民俗表演轮番上演。报道称,八里河旅游区是皖北地区唯一5A级景区,东临颍河、南依淮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因水而兴的八里河,既有生态湿地,也有古意园林,这些年当地利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让居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记者还介绍了八里河鱼汤、八大碗等特色美食,泥人、灯笼等传统手艺以及八里河奇幻夜、大型山水演出等活动。同时,当地还推出了多个文旅新场景,将景区的运营与游客的生活相结合,精细化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让年味更浓、消费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