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10年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倍以上
我市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式,大力育企业、强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食品、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绿色建筑建材、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纺织服装等工业重点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重点产业产值超过2900亿元。其中,节能环保产业2021年产值突破700亿元,装备制造、医药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19%、18.7%,分别高于全市平均11.9、10.6个百分点。
我市坚持抓大、培优、扶小、育新相结合,打造梯次培育体系。2021年,70家“13581”培育企业完成产值819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6%以上,同比增长45.7%,高于全市平均32.1个百分点。华铂科技、昊源化工等企业产值均达到百亿元以上,全市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达到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224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59家。
全市共建成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7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9家、省级标准化示范企业10家、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50家,以国家、省研发平台为引领,市级研发平台为支撑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认定省级工业精品49个,市级工业精品84个;建成省级智能工厂4个,省级数字化车间30个,市级智能工厂5个,市级数字化车间20个。
工业精品49个,市级工业精品84个;建成省级智能工厂4个,省级数字化车间30个,市级智能工厂5个,市级数字化车间20个。
绿色工厂、产品、园区、供应链“四位一体”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全市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20项、绿色工厂11家、绿色园区2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3家,省级绿色工厂17家,形成了一批示范典型。
我市制定出台了《阜阳市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试行)》,为优秀民营企业经营者发放“阜商服务卡”,开展“企业家早餐会”。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59.5%提高至2021年的66.1%,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6.4%。
韩烁介绍,我市将着力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倍增行动,力争到“十四五”末,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左右,加快建成长三角中心区产业转移优选地、中原地区新兴制造业基地和新能源基地、皖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