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地 >> 正文

“有教无类”,技能就业为扶贫好方式

来源:阜阳热线 热度:0 时间:2020-07-15
导读:7月7日,阜阳市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第二站走进了临泉县。两天时间,来自省驻阜新闻单位和市直新闻单位的13名记者组成采访团,深入临泉县的各个乡镇,对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民主法治,社会民生,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特色亮点工作
        7月7日,阜阳市“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第二站走进了临泉县。两天时间,来自省驻阜新闻单位和市直新闻单位的13名记者组成采访团,深入临泉县的各个乡镇,对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民主法治,社会民生,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特色亮点工作和发展成就进行采访报道。
        位于临泉县城南新区的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是临泉县县委县政府抓牢临泉“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一张“王牌”。学校源起于1958年建校的临泉三中,1985年改制为职业高中,2014年更名为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自此,学校发展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2015年12月,县政府投资4.7亿元人民币在城南新区高标准打造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新校区,并大胆进行体制改革,整合全县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出台一系列的职教新政,开启了临泉职业教育的新纪元。
        记者到该校采访当天,由于学校采用20天一期的教学方式,且即将作为中考考区,只看到仅剩两个班在开展教学,其余班级均已结业。




 
        记者走进其中一个家政服务班,看到学员正在课上学习关于婴儿护理的相关知识,据学校副校长姚秀平介绍,班级主要教授的是关于家政服务的技能与就业,有助于以后让学员们从事关于家政服务的工作,学员大都是中年妇女,家里的经济情况都很困难,所以就想学个技术方便就业来补贴家用。
        “他们这里的教学全部都是免费的,虽然吃饭睡觉等条件艰苦一些,但都可以接受。”家政服务班的学员史景爱和彭燕向记者介绍,他们都是家中的亲戚介绍过来的,听说这里有免费的技术就业培训,所以就来学习一下。平常的课程都是上午两节下午两节,学校的学费,寝室都是免费的,吃饭需要自己解决。“虽然在这里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但是结业后去到家政部门时还需要再次培训,交培训费,还需要考取家政的相关证件,我们的学历都很低,家里也不宽裕,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些困难。”彭燕向记者讲述自己目前关于就业的问题。


        针对于学员提出的这些问题,该校副校长姚秀平说,“这些问题我们也有在关注,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办法,学校的下一步准备成立皖北皖嫂家政服务公司,与学校进行无缝对接,这样学校的家政服务学员就多了一个就业选择,且在自己学校成立的公司里培训和考取证件也会更加方便。”进一步了解得知,学校分为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职业教育就和普通的中专一样为全日制,在校学生8000人左右,社会教育就是像史景爱和彭燕一样,针对于社会上的就业困难人群进行免费的技能培训,学校的社会教育分为29个专业,每个专业一期为30人左右,培训周期为20天,一年一人可参加3期的免费培训,有国家的扶贫政策补贴,学校的教学开展得很顺利。


 
        姚秀平毕业于北师大的早期教育专业,毕业后回到这里担任语文老师,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很快就升任副校长。了解到国家关于扶贫的相关任务后,姚秀平就决定将扶贫与自己的职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扶贫方式。扶贫方法主要是“一帮一”政策,即一个老师帮助一个贫困人口,学校领导帮助两到三个,给整个学校的700多个贫困人口每人每年3000元的贫困补贴以及学习和精神上的帮扶。此外,学校还时常下乡,给当地的村民传授关于农活的更科学的专业技能,与姚秀平接触过的人们都喜欢称呼她为“姚老师”。“现在走在大街上,好多人都跟我打招呼,喊我一声姚老师,虽然我可能不认识每一个人,但是听他们说自己学习新技术,庄稼地的规模越来越大了,自己做月嫂的工资越来越高了,自己插花的生意越来越旺了,生活越来越好了,我就真的打心底里高兴,有种很特殊的幸福感。”姚秀平开心的向记者说。
        下一步,姚秀平打算完善学校的各个设施,未来将改造一栋食宿一体化大楼,将学校的规模再扩大,容纳更多的贫困人口来这里学习专业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姚秀平一直主张,技能就业才是脱贫的最好方式,将专业的技能知识传授给他们,用他们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来帮助他们自己脱贫致富。




 

 □ 吕聪聪 记者 杨文艺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