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安徽 >> 正文

“日光宝盒”证明阜阳曾是天文研究中心

来源:阜阳日报 热度:0 时间:2020-04-06
导读:
       在周星驰的电影中有“月光宝盒”一说,可以让人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过去,这是电影里虚构的,但是,在阜阳博物馆静静地躺着一组出土自汝阴候墓的漆器——古人用来观天象的“日光宝盒”。它们出土数十年间,人们并不知道它的具体用途,只命名为“不知名漆器”、“两个圆盘”、“式盘架”。而实际上,这组神秘的文物是目前发现的全球最古老天文观测仪器实物,证明了2000多年前的阜阳曾是我国重要的天文研究中心。
 
  后经专家研究,出土漆器中比较重要的有“六壬栻盘”、“太乙九宫占盘”、“二十八宿圆盘”三件与古代天文、历法相关的珍贵占卜工具,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西汉早期天文仪器,具有极重要的研究价值。但“不知名漆器”有何功用,人们一直不得其解。
 
  直到2010年,阜阳市博物馆原馆长韩自强、阜阳博物馆助理研究员韩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石云里、省博物馆专家方林,经过两年研究证实,确认是西汉时期的圭表和二十八宿星盘支架。这两套仪器也从而取代了此前在中国江苏仪征东汉墓出土的圭表,成为世界上现存的年代最早、且具有确定年代的天文观测仪器实物。该研究成果发表权威期刊《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上。
 
  “不知名漆器”是一件木制彩绘漆器,为圭表。圭表一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由垂直竖立的“表”和水平的“圭”组成,通过正午太阳在圭面投影的长短来确定节气。另外一件漆盒和二十八宿盘配合使用,形成一个适用于阜阳地理纬度的赤道式天体测量仪器,这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且具有确定年代的赤道式天体测量仪器实物。这种仪器符合史书中记载的“圆仪”的特征,启发了“浑天说”的产生,也是浑仪的始祖。
 
  “尽管盘变成了环,圆变成了浑,但是最核心的结构却没有变,并且一直被保存到将近期二十个世纪之后——这就是赤道观测系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石云里等人认为,漆器圭表和二十八宿星盘填补了我国现代天文学史研究上的重要空白。
 
  与国内出土的其他圭表不同,这件圭表适用的地理纬度是固定的,而我们的计算则表明,汝阴侯墓圭表的适用纬度恰恰就在汉代长安到汝阴侯国(今阜阳)一带。据此还说明,早在2000年前,阜阳曾是我国重要的天文研究中心,许多人以为天文观测起源于欧洲,但其实我国对赤道的观测早于欧洲1000多年。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