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杂技:“中国杂技之乡”的招牌谁来传承
小学员们在练习杂技基本功
第二届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上临泉的杂技节目
小学员们在练习杂技动作
只有35户人家、180余人的临泉县韦寨镇韦小庄,拥有着27个杂技表演队,各个表演队都有独特的拿手绝活,可谓高手林立。
不过,令这些杂技高手尴尬的是,以前需经过层层考验才能传授的绝活,现在免费教都很少有人来学。
这几年,在中国杂技之乡安徽临泉县,杂技这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源、人才培养的年龄断层,退役演员去向等问题,不断冲击着原本光鲜夺目的舞台。
临泉杂技未来的路该如何去走?“中国杂技之乡”的招牌谁来传承下去?成为摆在临泉面前的难题。
吃这碗饭,曾是无奈之举
临泉县韦寨镇韦小庄是知名的杂技村,村里人走遍大江南北,将真金白银带回家乡,韦小庄也成为临泉最富裕的村庄之一。
“哪一户不会耍十五六个节目,都会被村民笑话的。”当地村干部韦洪伟说,在韦小庄,杂技和干农活一样,都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韦洪伟也曾外出表演杂技达24年之久,当选村干部后才“留守”下来。
“走上杂技这条路,完全是生活所迫。人多地少,吃不饱饭,只有外出讨生活。”韦洪伟介绍,村里180余人仅有约100亩耕地。
韦小庄的情况正是临泉县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县,临泉1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230万人。
吃饱饭,成为临泉杂技的最大推动力。韦洪伟说,他小的时候,家里有13口人,仅住在3间茅草房里。“每天两顿红薯稀饭,汤比饭多,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能听见肚子咕噜咕噜叫。”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大家发现,临泉迎仙镇有人外出表演杂技,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吃上肉。
强烈的反差对比,使“饿怕了”的韦小庄村民纷纷拜师学艺。
“家家户户有小孩的,找关系送到迎仙马戏团。”韦洪伟说,他就是在8岁时,被家里送到一个杂技团,一学就是五年。
想学杂技,曾经得“四处托人”
被誉为“火神”的临泉县杂技学校名誉校长侯德山,就是当年迎仙马戏团的团长,上刀山以及喷火,是他的拿手绝活,还曾参与多个电影的拍摄。
“韦小庄的学生,我收了不少,那时的学生,衣服穿得破破烂烂,但是学习起来特别刻苦。”现年92岁的侯德山,提起往事思路依然清晰。
提及幼时的苦难,九旬老人泪眼模糊。母亲给人缝衣服,姊妹8个,因饥饿5个先后去世,另外1个被送给别人收养,此后再也没见过面。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幼小的侯德山四处乞讨,12岁时被一名杂技艺人收留,边打杂边拜师学艺,为练《跑马上刀山》绝技,身上一次次受伤;为学喷火,一次要喝一斤多煤油,嘴巴也多次被烧伤。
改革开放后,侯德山迎来最好时机,不仅很快脱贫致富,而且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争相把孩子送到他创办的马戏团。
即使身为临泉杂技界的泰斗,听到人民网安徽频道提起找徒弟的事情,侯德山还是连连摇头。
“大家有吃有喝,愿意吃苦的越来越少。”侯德山的儿子、临泉县杂技学校校长侯忠义说,以前是大家求着进来,还要看马戏团缺不缺人,现在是敞开门招生,免费培训,可来学习的孩子仍然越来越少。
在韦寨镇韦小庄,村民也不愿意让孩子再练杂技。
“每年春节村民们回来后,聊得最多的不是一年挣多少钱,而是孩子们的成绩。再多的的收入还没有孩子一张奖状值得炫耀。”韦洪伟说,他的大女儿考上阜阳师范学院,成为韦小庄的第一个大学生。“特有面子,比开汽车回乡更令人羡慕。”
不被看好的一碗“青春饭”
一方面,父辈不愿意让孩子走上他们的老路;另一方面,主动去学习杂技的孩子屈指可数。当下,临泉杂技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中国杂技之乡”的招牌谁来传承下去?
“这不是临泉独有的现象,而是全国各地杂技团队共同面临的问题。”临泉文广新局艺术股股长马泉萍介绍说,除了学杂技太苦外,很多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杂技,最重要的原因是害怕孩子毁了前途。
“杂技学校没有资质,也没有足够的师资去开设文化课。”马泉萍解释说,这就导致很多孩子选择学习杂技之路,就意味着放弃学习文化知识,而杂技表演又是一门“青春饭”,一般情况下,杂技表演者30岁出头就“退休”了。因此,即使现在杂技表演收入颇丰,很多家长依然担心孩子今后的出路。“吃了这碗青春饭,年纪大了怎么办?如果没有学历与知识,找到好工作很难很难。”
幸运的是,临泉县主政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临泉县出台多项扶持措施,每年专项拨款30万元,对优秀杂技节目给予经费补贴,对杂技团体进行培育和扶植,对荣获国际、国家及省大奖的团队及个人实施奖励。
马泉萍说,只有解决杂技学校的文化课问题,解决杂技演员的出路问题,并不断加大投入,杂技的未来才可能有所不同。
“杂技发源于民间,有着很强的艺术生命力。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它自身也会进行调整。比如成为高收入行业,可能大家就都来了。”临泉县杂技学校校长侯忠义表示,自己仍看好杂技发展的前景。
在临泉县杂技学校里,多个孩子正在练功,当人民网安徽频道问及为何要学杂技时,一个女孩说:“我真的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