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能保健?不适当吸氧或对人体造成伤害
近两年,“吸氧”成效不断被夸大,在一些人看来,“氧疗”不仅可以治疗一些疾病,而且对健康人群也有美容、缓解疲劳等保健作用。事实真是这样吗?不久前,国家食药监总局曾发出消费提示,指出制氧机应在医生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吸氧对正常人具有保健作用,相反不适当的吸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滥用易使体内环境失衡
生活中,一些健康的中老年人,或定期去医院或在家吸氧,认为可以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市面上一些家用制氧产品也卖得火热。针对这种情况,广东省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咏指出,“不恰当地使用制氧机,会打破身体里面的一种平衡,就像我们刚刚适应高原环境,重新进入氧气含量相对高的地区,就会发生醉氧反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失衡的表现。”
“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已经足够供应正常人的氧气需求量,那种宣传补氧保健的基本上可以断定为骗人的。”中山大学保健食品检测中心质量负责人、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教授蒋卓勤指出,人工补氧主要是为了抢救病人或者重症手术的需要,健康人无需通过这种方式补氧,否则很容易会造成一些富氧性的休克。“与其依赖这种外在的补氧,还不如平时多开门窗,让空气保持流通,平时适当多做运动。”蒋卓勤建议。
“滥用氧气不亚于滥用抗生素,老百姓总是存在一个误区,总觉得氧气多多益善,任何东西都不是多多益善,应该寻求一种平衡。”张咏特别提醒,没有医生的指导千万不要给自己乱补氧,最好做个全面体检,在医生的建议下,定量定时进行补氧。
市场混乱 监管难度大
记者翻阅《医疗保健品广告法的法规》发现,里面明确规定:医疗器械广告必须真实、科学、准确,不得进行虚假、不健康宣传。除此之外,《关于加强医疗、药品、保健品广告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中的第五条也明确指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依法对医疗、药品、保健品广告审核、出证,并保证出证的真实与合法。
然而,实际情况却与规定有不少出入的地方,监管方面也呈现出混乱的状况。据记者了解,国家对于低温空气分离法制取的氧气,按照药品管理,但对于家庭制氧机这种分子筛制氧设备并没有纳入药品管理体系管理,而是被纳入二类医疗器械管理,标准较松,所以生产制氧机的厂家很多。
“现在这方面的监管还是比较缺失的,基本上处于比较被动监管的状态,‘没有举报,就没有查处’。”张咏坦言。
记者在网购网站输入“制氧机”,便可搜到数千条结果,报价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这些制氧机并没有国家物价部门给出指导价格,基本上是企业自己定价的,这些医疗机械在一些体验营销公司的夸大宣传和包装下,利润空间可以达到惊人的程度。”张咏指出,如果这样现象持续泛滥下去,是个大问题。
记者庞倩影 实习生江晓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