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0 次 来源:阜阳热线网
2018年春运临近尾声,但对于阜阳站运转车间行车指导王龙生来说,他丝毫没有懈怠,而是像往常一样每天早早地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一天忙碌而有序的工作,静静地享受这最后的时刻。

王指导自1979年入路以来,做过铁路扳道员、助理值班员、值班员、班组长、值班站长、行车指导等等,俨然是一位“资深铁路人”,先后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个人和车站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组长等荣誉称号。大高个子的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腰有点弯了,头发也花白了,同事们总是亲切地称他 “老王”、“王站长”或者“王指导”。

从1979年开始王指导就在铁路上工作,一支铅笔、一叠客调命令材料、一副三百度的老花镜、一台办公电脑,这几乎是王指导的全部“家当”。每天王指导都要待着这个只有12平米的小屋里,制定下一天的临客开行一日一表,保障旅客更好更快的出行。

据了解,截至目前,2018年春运已下发140多条客调命令,涉及两千余条临客信息,而随着每一天客调命令的下发,这都需要王指导完全沉下心来逐一归纳总结,一点马虎都不能有,任何一点信息的遗漏都会对后续接发列车工作带来极大影响。王指导也总会每天比其他人早来半个小时,早上上传完试风仪数据,就开始编制一日一表,到晚上六点多才整理完次日的表格。“为了表格内容的准确性,‘老王’会把表格打印出来后再从头到尾再核对两遍,确保万无一失,工作至今,从来没有哪一趟临客出现差错。”阜阳站运转车间副主任魏海刚说道。

今年59岁只有初中文化的王指导为了把一日一表做好,自学电脑,学习拼音打字、办公软件的操作,从1996年春运开始,王指导就开始做一日一表的工作,每天他都要赶在下午六点之前做好次天的临客开行计划表,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工作着。

说起退休后的工作,王指导表示,“退休后会去孩子那,多陪陪孩子,年轻的时候跟孩子妈都主要在铁路上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陪孩子,亏欠孩子的太多,没有认真做好父亲的角色,趁着退休后弥补一下吧。”据了解王指导的爱人以前也是阜阳站的职工,是一名售票员,前几年刚退休。
40年铁路相守 见证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
“我记得我刚来的时候,那时候阜阳站还很小,每天只有两趟客运列车、四趟货运列车,铁路线路少基本上单程线路,客运列车是从芜湖北发往阜阳和徐州发往阜阳的,货运列车主要是拉一些阜阳本地的农产品像粉丝呀到外地去卖。那时候的旅客票有常备票、区段票、代用票三种,人们为了回家,买票难呀,常常是卷着个大铺盖,熬夜等候买票。” 王指导说道。

春运23年,王龙生却在铁路上坚守了40年,光阴流转芳华易逝,王龙生用自己满头银丝见证着中国铁路的发展,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着中国铁路新的篇章。正是因为有像王龙生这样的“铁路人”,每年的春运井然有序,中国的铁路也在高速发展着!
(张天峰 记者 杨文艺)
- 责任编辑:刘文明